
第一集全運傳承 (In Cantonese)
我們的全運會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 我們的全運會 全運傳承 | |
旁白: | 單車港隊7屆全運路 10金4銀9銅 獎牌庫由97年黃金寶開拓、傳承 |
李思穎 單車港隊成員 | |
李思穎: | 阿寶是香港單車界的經典人物 |
黃金寶 97年上海全運男子公路稱王 港隊歷來首金 累積3金2銅 | |
李思穎: | 那時我是小學生 剛開始接觸單車 然後「嘩」 黃金寶呀 |
旁白: | 牛下女車神是另一個時代標誌 成績及影響力媲美阿寶 |
李慧詩 凱林賽及爭先賽奪金 累積2金3銅 | |
李思穎: | 「嘩」 她是比歐洲單車明星更厲害的感覺 她每一個細節也捉得很好 然後令自己逐少地改變和進步 |
旁白: | 「嘩嘩」落地轉身接棒 金牌隨是千斤壓 |
李思穎 21年陝西全運女子公路賽摘金 | |
李思穎: | 可能我自己也有壓力 因為大家都覺得我會有好成績 我寧願現在苛刻一點 也好過我賽後輸了不開心 |
旁白: | 有時逼得太緊 連友兼房都身同感受 |
楊倩玉 17年天津全運 麥迪遜金牌得主 | |
楊倩玉: | 我帶着耳機晚上睡覺時 有聽到她一遍一遍地去洗手間 有時更要吃褪黑素才能入睡 |
旁白: | 由每事問 痛苦掙扎 到破繭而出 娃娃蛻變成長 |
梁峻榮 17年天津全運 全能賽金牌得主 | |
梁峻榮: | 慢慢經歷過亞運和奧運的洗禮 她自己開始養成一種習慣 變了很肯定自己需要怎樣做 這方面她成熟了很多 |
李思穎: | 我希望不要關注太多成績上的要求 可以達到教練給我的比賽 模版和要求 觀眾的支持對我自己很重要 |
逹海飛 沈金康2023年底榮休 接任總教練 首次領軍出戰全運會 | |
旁白: | 教練改朝換代 但擴充獎牌目標一直没變 |
逹海飛 單車港隊總教練 | |
逹海飛: | 四枚獎牌是很高的目標 但我們需要訂立高目標 李思穎肯定是獎牌希望之一 戰績反映她是隊中領袖 我們已準備就緒奮戰 特別是在香港主場 |
李思穎: | 期待看到一個不緊張 不要經常聽到教練在罵我 希望可以看到這樣 我比賽覺得辛苦的時候 其實對手可能比我更加辛苦 所以成功就是要突破那一刻 |
旁白: | 全運會4年一度 首屆1959年是新中國成立十周年 先在北京市上演 |
1959第一屆北京市 1965第二屆北京市 1975第三屆北京市 | |
旁白: | 之後連同上海、廣東輪流舉辦 |
1979第四屆北京市 1983第五屆上海市 1987第六屆廣東省 1993第七屆北京市 1997第八屆上海市 2001第九屆廣東省 | |
旁白: | 2000年國務院辧公廳改制其他城市加入 |
2005第十屆江蘇省同里古鎮 2009第十一屆山東省 2013第十二屆遼寧省 2017第十三屆天津市 2021第十四屆陝西省 2025第十五屆廣東、香港、澳門 | |
旁白: | 今屆破天荒奧港澳三地合辧 11月中舉行 廣州開幕,深圳閉幕 香港承辦8個競賽加1個群眾項目 |
文化體育及旅遊局 全國運動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 |

第二集 攜手爭勝 (In Cantonese)
我們的全運會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 我們的全運會 攜手爭勝 | |
旁白: | 維園沙塵滾滾 打籃球踢足球多 沙排也是第一次 全運會前的測試賽 將這裡大改造 |
黃嘉潤 沙排港隊代表 | |
黃嘉潤: | 我們較常在海灘進行比賽 今次是我們首次在維園 在高樓大廈下圍繞著 很有香港的味道 |
旁白: | 嚐盡甜酸苦辣鹹 拍檔猶如親兄弟 |
謝鍵泓 沙排港隊代表 | |
謝鍵泓: | 我經常稱讚他 我拍檔真的像一個大哥哥這樣照顧我 我也是多謝他 缺點是⋯⋯ 這個很難想 他沒有缺點 對不起 他太完美了 |
旁白: | 取得資格主場打全運會 是恩賜亦是創舉 |
黃嘉潤: | 我覺得是上天給我們的一份禮物 提醒我們沒有忘記熱愛沙灘排球 |
謝鍵泓: | 人生中真的沒有多少次機會 能夠在這裡打球 所以我認為是人生其中一項成就 |
旁白: | 挑戰第一 有最強謝家應援團 |
謝鍵泓媽媽: | 我知道香蕉能夠幫助他們運動員 我會先購買一些水果 之前我亦會煲一些湯水讓他們喝 |
謝鍵泓爸爸: | 希望他們繼續努力 加油,我們應付這個全運會 |
旁白: | 維港暢泳 海濱踩車跑步 鐵人體驗另一番香港味道 |
蔡欣妍 三鐵港隊代表 | |
蔡欣妍: | 我穿著那件衣服 不只是自己出賽 還代表著這個家 由傷患去不到大型比賽以及患病 其實有很多人支撐著我起來 所以覺得穿著這套衣服 是為了他們協助我重新振作的一個象徵 |
旁白: | 走遍世界各地 最親切最窩心 是地道打氣聲 |
黃子圖 三鐵港隊代表 | |
黃子圖: | 在香港比賽時 我們會聽到很多廣東話 當我們聽到香港人或隊友能夠參加、支持我們 我們便會感到很想代表他們 再出盡自己每一分力 代表香港爭奪獎牌 |
伍泰龍 三鐵港隊代表 | |
伍泰龍: | 聽到很多人懂得我們 叫我們的名字 聽到香港人幫我們打氣 我們會有額外的動力 加油香港隊 我會支持你們 |
旁白: | 今屆會徽主題繁榮包容 粵港澳的木棉、紫荊及蓮花 三色滙聚,同心禮花 寓意三地交融互通、活力無限 早期運動場作背景 傳統金紅為主調 之後火炬主體加抽象字型 圖案簡潔鮮明 近代色彩繽紛 意念創新 展現多樣性 萬變不離其宗 全運會理念一脈相連 |
文化體育及旅遊局 全國運動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 |

第三集 群眾同樂 (In Cantonese)
我們的全運會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 我們的全運會 群眾同樂 | |
旁白: | 未必要打300分 最重要好玩有趣 |
訪問: | 多人打球是一件開心事 因為可以免費打球 也想代表香港打比賽 可以為香港出一分力 |
旁白: | 挑戰他人推動自己 傷健同樂相得益彰 |
陳達聰 視障保齡球運動員 | |
陳達聰: | 無論你身體有甚麼障礙 身殘志堅 最重要有信念 踏出第一步去參加運動 對自己身體也有幫助 |
旁白: | 群眾比賽項目 2017年加入全運會 秉承全運惠民健康中國理念 推動全民健身文化 今屆23項 保齡球是唯一在香港舉行 啟德新場選拔賽熱鬧 男女子合共有95隊 超過500人參加 |
劉掌珠 中國香港保齡球總會主席 | |
劉掌珠: | 回歸了這麼多年 很多人都有歸屬感 很多人想參加全運會比賽 |
旁白: | 愈打愈專業 高手在民間 |
文化體育及旅遊局 全國運動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 |

第四集 男兒 入樽 (In Cantonese)
熒幕蓋字: | 我們的全運會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 我們的全運會 男兒入樽 |
旁白: | 踏上紅館 男兒當入樽 |
蔡芳裕: | 一生一次全運香港主場 紅館的比賽 |
楊博文: | 很瘋狂 我一定會很珍惜這次機會 |
旁白: | 坐一萬人的紅館 變身籃球舞台 最近一次是8年前 蔡芳裕球員生涯30多年來 亦只曾在這裡打過兩次 這屆全運會轉換角色 |
熒幕蓋字: | 蔡芳裕 U22男籃港隊技術總監 |
蔡芳裕: | 好像當自己是球員 去參加另一屆全運會 不過換了角度做統籌、籌備 搭建一個舞台 給我們香港年輕一輩籃球員 希望他們發光發熱 |
熒幕蓋字: | 楊博文 U22男籃港隊成員 |
楊博文: | 有觀眾在場替我們打氣 支持我們 我會更有動力打得好 |
旁白: | 蔡Sir與港隊黃金一代 翁金驊、李偉倫及呂楚威等 參加過1997年回歸後的八運會 見盡NBA三大中國球星 |
蔡芳裕: | 很記得對過上海隊 當時姚明有七呎3吋 當時便是我守他 我封過他一球 不過他在我面前入了很多分 沒辦法,高度的差距 還有內地訓練量及體制 比我們香港好得多 是值得我們學習 |
旁白: | 港將輸身材贏速度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|
楊博文: | 我覺得「小快靈」 是我們一定要打的優勢 因為我們是所有球隊中 平均高度最矮 沒有一人身高逾2米 |
蔡芳裕: | 香港球員的靈活性和轉數很快 我們應該朝著快及準繩的方向走 我覺得我們香港的後衛是有優勢 希望他們能夠有好發揮 |
旁白: | 全運會舞台起跳 港籃飛越鎖匙圈 |
蔡芳裕: | 其實是促進兩地文化融合 一個很好的活動 我們經常說用籃球作媒介 可令很多事較容易入手 大家想像我們與大班小朋友到內地打比賽 其實你不用說任何話 打完他們自動會成為好朋友 |
楊博文: | 見識當地(內地)籃球不同風格 在這些比賽中改進 因為一定會有缺點 如果我們有優點便好好保持 最重要是繼續學習 好好準備十一月的比賽 |
旁白: | 今屆口號激情活力掛帥 符合奧運追求、中國文化價值觀及中華體育精神 多年來主題明確 圍繞發展體育 增強體質,鍛煉身體意志 亦希望提高運動水平 為國爭光,衝出亞洲,走向世界 近屆提倡全民運動 注重惠民及健康等理念 最重要是同心同行,實現小康願景 |
熒幕蓋字: |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 我們的全運會 |

第五集社區 躍動 (In Cantonese)
我們的全運會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 我們的全運會 | |
港隊跑手 梁筠宜 主項: 100米短跑 曾出戰大賽: 雅加達及杭州亞運、成都世大運 | |
梁筠宜: | 作為一個短跑運動員 當然不少得要做熱身運動 作為廣播體操運動員 聽到音樂 當然想跳舞 跳舞不是我一個人跳 而係一大班人跳啊 |
社區 躍動 | |
廣播體操教練 王諾瑤 | |
王諾瑤: | 廣播體操是一種全民運動 其實是推廣全部市民 或者全部人都可以去做的 動作上不會是非常複雜 都會比較(易)上手的 |
梁筠宜: | 原來廣播體操都不是那麼容易 最難的是跟著他們的拍子 還有不知道他們的重心放在哪 |
廣播體操隊員 曾麗嘉 | |
曾麗嘉: | 每一個人的運動背景都不一樣 一起去夾整套動作其實是很難的 整個過程有辛苦 但是也是享受 如果不是因為有全運會的話 基本上是很難有機會 穿著香港代表隊的衣服去代表香港出戰 那個心情所以覺得很震撼 感受到大家的熱誠和團結 |
梁筠宜: | 大家一起跳舞 一起鼓勵 大家的氣氛很好 |
旁白: | 廣播體操是群眾賽事活動 展演類四大項之一 香港歷史性參加 啦啦隊總會統籌 |
中國香港啦啦隊總會秘書長 鍾道穎 | |
鍾道穎: | 啦啦操基本上是透過一系列不同的動作 為了運動員去打氣 會展現很多激情 廣播體操其實是一些很簡單的動作 去做一個全民的健身 所以目標就是為了健康 我相信這次是作為一個起點 看看會不會可以在香港 帶動到整個廣播體操運動的發展 |
旁白: | 全民運動全城參與 可以同萌爆吉祥物打卡 精英運動員走訪學校 交流示範 港九新界還有巡迴嘉年華 體驗不同運動感受氣氛 |
旁白: | 這日九龍公園 鋪了個手球場 大小朋友盡情發揮 一顯身手 |
中國香港手球總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 李嘉亮 | |
李嘉亮: | 香港能夠舉辦全運會男子手球比賽 是一個機會向公眾人士推廣 希望通過這次比賽 能更加提升我們手球的運動在香港的發展 不論輸贏打到自己最好的表現 我想我們香港的市民也會「收貨」 |
旁白: | 今屆獎牌命名為「同心躍」 寓意同心協力共躍未來 周邊雕刻66道紋路 象徵全運會輝煌歷史 首屆設計簡潔 體積細用料足 有埋扣針可以佩戴 多年款式五花八門 包含了會徽及吉祥物 亦盛載住運動員努力同全運會精神 分量十足 意義重大 |
文化體育及旅遊局 全國運動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 |

第六集 培育 精英(In Cantonese)
我們的全運會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 我們的全運會 培育 精英 | |
旁白: | 「形」而優則教 劉知名開班授徒 先學紮馬鍛煉心智 |
21年陜西全運空手道男子個人形銅牌得主 劉知名 | |
劉知名: | 有些小朋友起初30秒也支持不到 但就要他們學習堅持 然後慢慢到兩分鐘 3分鐘、4分鐘 到接近黑帶時的5分鐘 我最想帶給小朋友 一個良好的價值觀 例如要努力才可以有成果 |
旁白: | 他的奬牌櫃是最佳印證 退了役拳腳一樣勁 |
小朋友: | 我覺得教練很型 想像教練一樣 去不同的比賽 或到不同的城市練習 |
劉知名: | 空手道令我有夢想 很希望我教的小朋友也有夢想 追著目標進發然後去努力 |
旁白: | 退休60多歲學員追求健康 收穫超乎想像 |
劉知名: | 在學習過程中她(學員)很認真 回家後亦會鍛煉 我再推薦她參賽 然後獲獎 這件事是我們大家也很開心 |
小朋友: | 我覺得手球很好玩 因為我喜歡投球 學了傳球和射球 入了球後我很開心 |
旁白: | 香港隊長身兼教練 栽培小朋友 |
謝永輝 男子手球港隊隊長 | |
謝永輝: | 我們有很多跑、跳 和投擲的動作 對小朋友身心發展很好 可以提升運動能力和協調能力 希望他們可以學懂享受手球 |
旁白: | 沉醉於速度、節奏帶來的成功感 亦身體力行推廣 希望擴大手球人口 |
謝永輝: | 我一些技術也是 承接自己的師兄、長輩 我也希望年輕一代 可以承接自己技術、眼界 |
旁白: | 教班、操練、備戰 期望主場打全運會上到頒獎台 目標是追趕中日韓及中華台北 |
謝永輝: | 因為他們技術水平較高 有自己的職業聯賽 長期來說 希望香港有不同職業手球員出現 甚至自己地方 也有自己的職業聯賽出現 |
旁白: | 全運會是體育巨星搖籃 神槍手許海峰五運會揚名 洛杉磯奧運為中國贏史上首金 姚明一柱擎天 CBA登頂再進軍NBA 欄王劉翔跨越亞洲 雅典奧運震驚世界 王軍霞揚威七運會蜚聲國際 被譽為東方神鹿 郭晶晶稱霸3米板 成為跳水皇后 歷屆人才輩出閃耀體壇 |
文化體育及旅遊局 全國運動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 |

第七集 衝金 突破 (In Cantonese)
熒幕蓋字: | 我們的全運會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 我們的全運會 衝金 突破 |
熒幕蓋字: | 港隊總教練 |
鄭兆康: | 享受比賽 堅持到底 永不放棄 |
旁白: | 全運會主場出擊 打出12字真言 仲有歷史任務 |
鄭兆康: | 最期待有金牌的突破 我經常跟運動員說不會給他們壓力 所有壓力只在我身上 我想他們在享受比賽過程當中拿到成績 |
熒幕蓋字: | 男子花劍港隊成員梁千雨 |
梁千雨: | 有些期待和興奮 盡量少犯些錯 注重自己表現 不要那麼拘謹 |
旁白: | 劍隊改革14年 制度公平有效 每一員環環相扣 鑄造出奧運金牌、世界冠軍 |
鄭兆康: | 運動員是教練的財富 教練的價值是靠運動員體現出來的 多些鼓勵他們 給他們多點信心 |
熒幕蓋字: | 男子花劍港隊成員 蔡俊彥 |
蔡俊彥: | 這一年很多時輸得很氣餒 在放棄之際(教練)仍鼓勵我 令我有勇氣再站起來 繼續比賽 |
熒幕蓋字: | 男子花劍隊教練團成員 Maurizio Zomparelli |
Maurizio Zomparelli: | 我很開心因為 我們一起努力 以很好狀態回歸 他(蔡俊彥)證明自己 能夠成為世界最佳 |
旁白: | 11月劍指金牌 團隊成敗也同在 |
鄭兆康: | 我希望運動員有主場之利 亦放鬆他們的比賽心態 將自己的技術水平發揮出來 贏的話大家一起分享勝利的喜悅 輸的話回來總結大家從頭來過 |
旁白: | 同樣啟德主場館出擊 他們就想達陣奪金 復操備戰加外地集訓雙管齊下 |
熒幕蓋字: | 李卡度 |
李卡度: | 可能應該是我第一屆 亦是最後一屆全運會 我也很想在啟德比賽 希望完全擁抱這個辛苦的過程 亦希望與隊友創造多點回憶 希望在啟德取得金牌 希望可以在啟德體藝館上面達陣 我也想在球場上取得一些分 |
旁白: | 項目2013年首次納入全運會 港隊兩分飲恨山東得銀牌 當年氣氛濃郁 宜家仲好記得 |
熒幕蓋字: | 姚錦成 |
姚錦成: | 原來大家好重視這個比賽 令我心情開始緊張 給予我一種好似接近亞運的模式 原來是中國最大規模一個全運會 所以不得了 我們一定要認真 不可以輕敵 |
李卡度: | 中國運動員身型突出 加上他們跑得快 所以不能忽視 可能我們在欖球上知識及經驗好過他們 但是我想本身他們體格上可以彌補這種不足 |
旁白: | 本地觀眾歡呼吶喊 動力輸出率可以高一倍 |
姚錦成: | 盡自己能力去表現自己平時練習的狀態便可 如果觀眾支持我們 動力再提升 其實已經足夠 |
李卡度: | 記得11月……來到啟德主場館支持我們香港隊 |
旁白: | 全運會歷來贏最多金牌是泳手汪順 來自浙江寧波市 1994年出世 13歲加入省隊 2009年首次參賽 之後一屆在遼寧揚威 混合泳加接力取5金 之後在天津4個項目成功衛冕 上屆陝西再贏6面 累積15金 超越孫楊等選手 榮登金牌王 汪順第5度出戰有何突破 大家拭目以待 |
熒幕蓋字: |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 全國運動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 |

第八集 義工 起動 (In Cantonese)
熒幕蓋字: | 我們的全運會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 我們的全運會 義工 起動 |
旁白: | 他們也是參加全運會 陣容龐大默默耕耘 一家三口總動員 有經驗爸爸引領 媽媽女兒初體驗 |
熒幕蓋字: | 歐陽家慶 暫准義工領袖 |
歐陽家慶: | 女兒因為有其他工作在身 所以只能夠短時間與我們一起做一些義工 可能完結賽事之後 我們大家也多了對話 |
熒幕蓋字: | 杭詩韻 暫准義工領袖 |
杭詩韻: | 可以能夠分享你今天的崗位如何 我的崗位又如何 大家也能夠分享 原來運動會當中是如何的 |
旁白: | 義工服務範疇廣泛 她們負責典禮儀式一心二用 |
熒幕蓋字: | 呂芊妤 暫准義工 |
呂芊妤: | 我自己比較支持李思穎 在不影響工作情況下 能夠一起為香港運動員打氣 是非常鼓舞和非常興奮 |
熒幕蓋字: | 霍洛怡 暫准義工 |
霍洛怡: | 我們成為了這項賽事的見證者及參與者 |
熒幕蓋字: | 鍾彩芬 暫准義工領袖 |
鍾彩芬: | 親身能在運動員領獎旁邊 看到及見證到的那份激動 是很深刻的 |
歐陽家慶: | 知道每一個崗位做甚麼嗎 在這次的義工中 有不同的階層、不同年齡和不同背景人士 與他們溝通中 也學習到與不同人士的溝通方式 可能要有一些協調和調整 |
杭詩韻: | 好玩 我認為很有意義 因為第一次有這麼大型盛事在香港 我認為很特別 |
呂芊妤: | 自己本身比較內向 所以能夠擴闊自己圈子 |
霍洛怡: | 為我自己 帶來很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|
旁白: | 兩間機構統籌 招募行動破紀錄 超過三萬人報名 入圍過半數 |
熒幕蓋字: | 黎伯均 香港志願者協會項目總監 |
黎伯均: | 著重與其他人合作的一些能力 例如溝通上的技能 另外我們亦會看他的熱誠 很多義工其實很渴望和期待 能夠代表香港參與盛事 |
熒幕蓋字: | 馮素霞 義務工作發展局項目總監 |
馮素霞: | 義工來到現場的表現亦是雀躍的 不論崗位是大小或是前線或後勤也好 他們也用心和專注去做 |
鍾彩芬: | 加油!香港賽區的義工 |
黎伯均: | 希望大家一齊加油一齊努力 完成這項任務 |
旁白: | 無線電測向相隔32年 重返全運會群眾賽事活動 廣東及山東男女團稱王封后 多年來亦有不少具特色的項目 好像韆鞦及飛機跳傘等包羅萬有 今屆亦有海陸模型等 豐富了全運會項目設置 亦為不同類型運動愛好者 提供參與及展示平台 互相交流切磋,促進發展 |
熒幕蓋字: |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 全國運動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 |

第九集 劍指 殘運 (In Cantonese)
熒幕蓋字: | 我們的全運會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 我們的全運會 劍指 殘運 |
熒幕蓋字: | 余翠怡 第七屆殘運會女子A級花劍個人賽金牌得主 |
余翠怡: | 當我還是一個運動員的時候 香港有機會舉辦 全殘特奧的項目 湊巧選中輪椅劍擊 是一個很萬中無一的機會 |
熒幕蓋字: | 湯雅婷 輪椅劍擊港隊成員 |
湯雅婷: | 周圍都是說廣東話 有聽見香港人為我們打氣 便會感到很開心有他們來支持 |
余翠怡: | 可以用一個最經濟實惠的價錢 最方便的交通 能來到支持我的比賽 其實給了我一種很親切的感覺 真的是回家比賽 |
旁白: | 迎接12月殘運會 場地大變身 |
熒幕蓋字: | 梁禮賢 中國香港殘疾人奧委會副會長暨中國香港傷殘人士體育協會主席 |
梁禮賢: | 無論燈光到空調 水準亦提高了 其實屏幕也更改了 變得更清晰 不論運動員或觀眾 都更容易投入比賽 看得更清楚 |
余翠怡: | 我認為馬鞍山這個場館很大很高 予人一種很空曠的感覺 這次我們有名阿根廷運動員 他來到便跟我說 你們香港的運動場很美麗 靚過其他外國舉辦的主場 |
梁禮賢: | 運動員居住的地方 他們來比賽的時間都要較短 這裡沙田的酒店配套和交通情況 亦相對地合適 |
旁白: | 2007年在雲南昆明 輪椅劍后贏過一次 想主場再奪金不容易 |
余翠怡: | 殘運會的輪椅劍擊 我會喻為比世界賽難打的一個項目 因為其實我們國家隊的輪椅劍擊 都是非常厲害 |
湯雅婷: | 國家隊的都是上海和江蘇 她們這次殘運會都會來 所以實力上應該比較高水平 所以希望這次都有機會切磋 |
余翠怡: | 希望到時比賽的時候 有不同的香港市民為我們打氣 便會令我們有更好的表現 |
梁禮賢: | 比賽表現發揮臨場很重要 但我們對他們都應該要有信心 應該要大力支持他們 |
旁白: | 李連杰1975年12歲 贏全運會武術全能金牌 精通拳刀槍等項目 緊接一屆帶傷上陣贏到5金 之後退役轉戰影壇 成為華語功夫片代表人物 |
旁白: | 張晉亦在兩屆全運會 八卦掌、槍及劍披金戴銀 轉型武打替身繼而擔任演員 |
旁白: | 韻律泳員陶虹 贏過全運會團體1金1銀 舞出水面星途燦爛 縱橫影視界獲獎無數 |
熒幕蓋字: |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 全國運動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 |

第十集 探營 打氣 (In Cantonese)
熒幕蓋字: | 我們的全運會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呈獻 我們的全運會 |
旁白: | 曾奪殘奧及亞殘運獎牌 陳浩源還有一個心願 |
熒幕蓋字: | 陳浩源 輪椅羽毛球運動員 |
陳浩源: | 其實我都希望可以參加一次 全國殘疾人士運動會 甚至取得獎牌 但奈何在殘奧會回來後 腰部有傷未能好好訓練 所以今屆應該未能參加 對我來說有點遺憾 誰在騷擾我 |
熒幕蓋字: | 梁育榮 硬地滾球運動員 |
梁育榮: | 對不起,你不會怪我吧 大家好 我是香港硬地滾球運動員 梁育榮 今次殘特奧會 我是一名「新丁」 |
熒幕蓋字: | 探營 打氣 |
陳浩源: | 我認識你是2004年 當時我的中學同學劉恩賜 當時他與你 在雅典(殘奧)取得金牌 你贏了兩金 與他雙打拿得金牌 當時我認識了你 當時我真的好像看到明星般 那年我們去完殘奧回來 我便送了一件曼聯球衣給你 |
梁育榮: | 我很開心的你送給我 |
陳浩源: | 當然了,不用錢 |
梁育榮: | 不是不是 |
陳浩源: | 你再贏下屆洛杉磯殘奧金牌 我請你去(現場看球賽) 你要取得殘奧金牌 |
梁育榮: | 努力 |
陳浩源: | 你接下來數個月 如何準備殘特奧會 |
梁育榮: | 我都是以平常心去面對 有主場之利 感覺會睇高一線 因為會有很多熟悉的聲音聽到 譬如廣東話 可能我身邊都有很多師兄師弟 未曾代表港隊出外比賽 藉著這項大型比賽 他們可以親身來到場館 去支持我們 希望他們看完之後會覺得 原來代表港隊 是可以這麼厲害 |
陳浩源: | 當你看到梁育榮 用他那有限制的身軀 去將球拋上天空 比電視上看到那個畫面 來得更加震撼 所以我相信 入場大家一定沒有吃虧 |
梁育榮: | 我們硬地滾球 有所謂「四大滿貫」 自己全部也贏過金牌 都希望今次比賽 有一枚金牌落袋 |
陳浩源: | 除了硬地滾球之外 殘疾人乒乓球 都是殘特奧會香港賽區項目 不如我們看看運動員 王愉程及袁泳琪準備如何 |
熒幕蓋字: | 袁泳琪 殘疾人乒乓球TT4級港隊成員 |
袁泳琪: | 無論是國際賽事還是全運會 對於我來說都是一樣 因為都可以接觸到不同選手 他們不同打法 能力上可能有些高有些低 都是一種學習的方法 |
熒幕蓋字: | 王愉程 殘疾人乒乓球TT7級港隊成員 |
王愉程: | 在主場聽到 熟悉的人歡呼或支持 其實對於我們來說 都是一種陪伴 或給我們一股動力 在場上更加拼搏 |
袁泳琪: | 新周期第一個大型比賽 所以都意味著是各位運動員 一個新的準備一個開始 所以我也希望 大家都有一個好成績 |
王愉程: | 現在多了人留意殘疾人士運動 對於我們是一個 非常大的肯定和鼓舞 很想多謝他們入場支持 這也是我們在場上最大的能量 |
熒幕蓋字: |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 全國運動會香港賽區統籌辦公室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