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名穿香港莱卡的女性骑自行车者正在比赛

场地自行车

场地自行车

设有男、女子个人及团体赛事。

男子个人赛事有争先赛、凯琳赛及全能赛,团体赛事则有团体竞速赛、团体追逐赛及麦迪逊赛。

女子个人赛事有争先赛、凯琳赛、全能赛、250米个人计时赛及750米个人计时赛,团体赛事则有团体竞速赛、团体追逐赛及麦迪逊赛。


争先赛

资格赛

- 车手单独进行200米计时赛。

- 时间最快的车手按成绩排名晋级分组淘汰赛。

分组淘汰赛

- 赛事为三局两胜制。

- 可运用各种战术在赛道上越过对手。

- 最先冲线者胜出。


凯琳赛(竞轮赛)

- 男、女子赛事距离均为1 500米。

- 电动车先会在赛道上领骑750米,时速会由每小时30公里逐渐增至50公里,车手须根据抽签顺序紧随其后,其间不得超越电动车。

- 电动车会在赛事余下三圈时离开赛道,车手随即运用战术、爆发力、速度及判断力,突围而出。


全能赛

- 全能赛的车手须在一天内完成四个项目赛事,依次序为捕捉赛(男子赛10公里、女子赛7.5公里)、配速赛(男子赛10公里、女子赛7.5公里)、淘汰赛及记分赛(男子赛25公里、女子赛20公里)。在首三项赛事中,第一名可获40分、第二名38分、第三名36分,如此类推。


捕捉赛

- 最先冲线者或超圈最多者胜出。

- 首先以车手的超圈数目决定胜负,如超圈数目相同,则最先冲线者胜出。


配速赛

- 首四圈后的每圈均为冲刺圈,车手完成首四圈后,裁判会响钟,提示第一个冲刺圈开始。

- 每个冲刺圈(包括最后一圈)的首名冲线者会获得一分。

- 车手如超越主车群,可获20分。

- 如被主车群追上,则扣20分。


淘汰赛

- 18位车手同时出发,每两圈为一个冲刺圈,每个冲刺圈最后一名冲线的车手会淘汰出局。

- 在场上留到最后的车手胜出。


记分赛

- 设有中途冲分点(五分,三分,两分,一分)。

- 车手如超越主车群,加20分;如被主车群追上,则减20分。

- 最后一圈的冲分点为中途冲分点的两倍(即十分,六分,四分,两分)。

- 分数最高者胜出。

- 车手在记分赛的分数会直接加入总分之中,总分最高者将会胜出全能赛,所以记分赛是决定最终名次的关键项目。


个人计时赛

- 车手单独进行计时赛。

- 时间最快者胜出。


团体竞速赛

- 两队车手分别从场地两侧同时出发。

- 时间最快的八队出线,然后第四队与第五队、第三队与第六队、第二队与第七队、第一队与第八队互相追逐,时间较快的队伍胜出。

- 每名车手领骑一圈后离开赛道,直至最后一名车手冲线。


比赛距离

- 男子团体:三人三圈

- 女子团体:两人两圈


团体追逐赛

- 四名车手一队,队员之间可以交换领骑。

- 成绩以每队第三名车手前轮冲过终点线的时间决定。


比赛距离

- 男子及女子团体,均为四公里。


麦迪逊赛

- 每队由两名车手组成。

- 利用身体接触交换领骑。

- 设中途冲分点,分数最高的队伍胜出。